?無論新舊,施工基面都是地板的基礎。詳細的檢查與分析對于確定如何處理施工基面極為重要。涂層和施工基面之間的結必須是持久的,這就要求施工之前必須保證基面干燥、結實、干凈、沒有殘留物和其他污染物。
混凝土地面總體要求
養護干燥至少三周以上,含水率不高于6%;
平整密實,抗壓強度≥20MPa;
如需涂裝的地面處于一層,而地下水位較高,則混凝土底層應做防水處理;如不能滿足這一要求,宜選擇防水性較好的環氧水泥地坪;
如基材平整度差,地坪涂層需加厚以獲得平整外觀。
不同基材的表面處理方式
混凝土、水泥及細石水泥砂漿基材
采用地面磨削機打磨或采用拋丸處理;然后清理灰塵、獲得均一的表面粗糙度以利于涂層附著。
基材檢查、缺陷的處理與修復
平整度:用2米直尺檢查,測量離地間隙,平整度優是指間隙小于2mm,中等的間隙是2-4mm,平整度差的間隙是大于4mm。
檢測時對高處及低凹處進行標記,高處重點打磨,低凹處采用樹脂砂漿填補。
基材強度及表面疏松度:用強度測試儀測試,用金屬物件或硬刷刮刷,如強度差,起砂起塵嚴重宜采用特殊地坪。
去除強度不足的混凝土,重新澆筑;打磨去除表面松散部分,真空吸塵器吸盡灰塵;采用強滲透性的底涂打底;設計較厚(≥3mm)的樹脂砂漿增強層或涂層間鋪貼玻璃纖維布。
水磨石、硬化耐磨地面、大理石與花崗巖表面
實地觀察表面污染程度、光潔度、是否打過蠟或存在養護劑。采用去蠟水去除蠟層;采用清洗劑或溶劑去除油污;采用磨削機整體打磨以去除表面雜物和獲得均一粗糙的表面以利于涂層附著。
鋼結構平臺
實地觀察銹蝕程度及清潔度,采用溶劑去除表面油污,去除灰塵和雜物。
舊涂層
實地觀察舊涂層損壞情況、涂層附著是否牢固、涂層厚度及表面污染情況;
修復:去除附著不牢的舊涂層,對損壞處涂刷一道封閉底漆,然后用樹脂砂漿補平,在去除表面污染物和灰塵后,整體涂裝地平面漆;
重新施工:采用切削機(舊涂層在1mm以下時)或銑刨機(舊涂層在1mm以上時)整體面徹底去除舊涂層,然后按設計要求重新施工樹脂地坪。
表面裂縫
目測檢驗:沿縫切割成V字形,用無溶劑樹脂砂漿填補。
空鼓
用小錘敲擊檢查,對空鼓處作好標記;
將空鼓處切縫或打孔灌注
將空鼓處去除,重新澆筑水泥砂漿或用無溶劑樹脂砂漿修補。
無防水層及基材含水率
向業主或土建筑施工商了解底層混凝土是否施工了防水層,觀察該區域的地下水位高低;
使用含水率測定儀測定含水率;
用不透氣的薄膜鋪貼于地面,四周用膠帶密封,24小時后觀察薄膜內有無凝結水珠及地面有無潮濕現象;
加強通風,延長養護期,局部可采用烘干;選用防水性好的環氧水泥地坪;采用抗返潮耐潮底漆。
油污地面
實地觀察油污污染程度,包括侵蝕年限、油污滲透深度及污染面積等。
如油污只存在于表面,可采用油污清洗劑或溶劑清洗去除;
薄層油污層(≤2mm)可采用銑刨機整體去除;
局部油污可采用火槍燒除;
厚重油污層:采用銑刨機整體去除,然后施工耐油底涂。
防水層的施工建議
對于地下水位較高的底層,混凝土應施工防水層,否則易因滲透壓力引起樹脂涂層鼓泡而脫層破壞。
防水層施工:
?方法一:在回填土上鋪洗砂,并鋪設塑料膜,膜搭接寬度不小于10cm,然后澆筑混凝土;
?方法二:在混凝土基面施工1.5-2mm防水涂料,然后在施工保護層。沉降縫、結構縫、和伸縮縫的處理在施工非彈性樹脂地坪(玻纖增強型除外)時,因地面沉降及基層熱脹冷縮而易出現沉降縫及伸縮縫。對于大面積分塊澆筑的混凝土結構,如不采取適當的處理措施,地坪涂層在原沉降縫、結構縫和伸縮縫處的開裂將難以避免。
實地考察基材結構(鋼筋混凝土、鋼絲網加強混凝土、混凝土找平層鋪設玻纖布等),了解可能因地面沉降、熱脹冷縮而出現縫隙導致地坪涂層開裂的地方。
與業主協商對這些縫隙的處理方式,常用的處理方式如下:
1.土建施工時,將這些縫設計隱藏于隔斷下:
2.如果允許,用無溶劑樹脂砂漿填補,然后施工地坪涂層,不留縫(后期可能出現開裂);
3.如果允許,將縫隙予以保留或地坪施工完全完畢后重新切割和裝飾。